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文选

创先争优激活力 机关党建走前头 ——市直机关创先争优活动回眸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在市委的领导和市委创先办的指导下,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紧紧围绕“着力‘三为’促跨越,‘马上就办’求实效”主题,以加强机关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为目标,创新活动载体和方式,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各项工作,教育、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走前头、作表率、树形象”,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得到加强,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基本做法
  (一)抓好三个环节。坚持规定步骤不走样,规定标准不放松,紧紧围绕活动规定的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内容推进活动有序开展。一是抓宣传发动。活动伊始,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就成立了市直机关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在市直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对市直机关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统一部署,针对不同类型党组织分类指导。同时,建立了创先争优活动信息报告制度,在《福州机关党建信息》、福州机关党建网等增设专栏,加强对创先争优工作动态信息以及先进典型的报道,编发了活动专刊35期。市直各单位细化“五个好”、“五带头”具体内容,明确争创主题、推进措施、载体抓手,抓好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厦航,学习詹红荔、李彬、林丹等先进集体和个人活动,切实做到宣传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二是抓承诺评诺。市直各单位围绕“五好五带头”,确定创先争优的具体目标,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承诺书,通过党员干部职工大会宣读、张榜公布等方式公开承诺,使每位党员干部有争创动力,有具体目标。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专门下文要求结合年度党员民主评议,通过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对党员承诺情况进行评议。1900多个机关党组织采取组织会议集中点评、工作现场即时点评、个别谈话重点点评等灵活多样的点评形式,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力求点出动力,评出实效。市直各单位还把承诺践诺情况作为党员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三是抓督促检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把市直各单位开展创先争优情况作为重点纳入党建绩效考评内容,2011年底,组织对100多个市直单位逐一考核,实行量化评分,促进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深入开展。日常工作中,采取党建联系点会议、现场推进会、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了解活动进展,通报活动情况,总结活动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同时建立了10个市直机关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组织观摩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充分发挥示范点辐射作用。2012年5月,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成12个调研组结合“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活动,深入市直100个机关单位就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督查和点评。市直各单位采取领导挂点、检查点评和经验交流等措施,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督促整改。
  (二)选好三个载体。坚持探索创新,从工作实际和行业特点出发,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影响力。一是组织开展“三结对三服务”活动。在总结我市机关党组织开展结对帮扶、“三进三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创先争优活动新要求,在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开展“三结对三服务”(与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结对,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市直各机关党组织按照共建组织创先进、共抓队伍强素质、共做服务保民生、共谋发展促跨越、共享资源夯基础的要求,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形式,实行单位结点、党员联动,市直机关100多个单位、1300多个基层党组织与与500多个农村(社居)、“两新”组织党组织结对共建。14000多名机关在职党员干部到居住社区登记,亮明党员身份,建立了750个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点,开展1900多场(次)共建活动,并按照基层所需、党员所能、群众欢迎的原则,深入基层接地气、联系群众聚民智,转变作风办实事,在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二是组织开展“双争”活动。按照市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着力‘三为’促跨越,‘马上就办’求实效”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在市直机关组织开展以“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岗位标兵”活动(简称“双争”活动)。市直各单位立足不同岗位特点、不同行业实际和党员履职情况,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和本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双争”活动的具体标准、评选办法等,以出特色亮点、出标杆典型为目标,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搭建主题活动平台,46个市直窗口单位开展了“争当履职标兵,带头树好形象”活动,文化、卫生、商贸、交通等服务行业开展了“争当服务标兵,带头奉献社会”活动,建设一线开展了“争当创业标兵,带头建功立业”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岗位标兵评选等,市直各单位共树立“双争”先进典型集体78个、个人299名,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大力弘扬“马上就办”优良传统,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标兵意识得到增强,标兵形象进一步树立。三是在市直窗口单位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下发了《关于深化市直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市直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有关企业,有直接接待群众、服务基层的工作窗口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活动。市直各部门按照“目标看得见、工作能落实、党员好参加”的总体要求,普遍公示服务标准,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共产党员挂牌上岗活动,广泛推行“设岗定责”、“服务承诺”和争创“党员先锋岗”、每月“服务明星”评比等活动,大力打造服务品牌。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在各单位建立“党员示范岗”的基础上,组织评选“共产党员先锋岗”48个,使服务窗口的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有了有效提升,涌现出一批“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服务窗口。
  (三)注重四个结合。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线,坚持把促进日常工作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基层组织建设等谋划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一是与基层组织建设年相结合。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抓手深化创先争优,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推进活动开展。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根据不同类型党组织的实际,把先进、一般和后进的标准细化、量化、具体化,使调查摸底、分类定级更具操作性。市直各级机关党组织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党支部组织设置、领导班子、组织制度、工作保障、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帐,做到信息准、底数清、情况明。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领导干部点评、上级党组织考评”进行分类定级,经统计,94?2%基层党组织被定为“好”或“较好”。对定于为“较差”的党组织,市直机关各机关党组织开展“五定”(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限)整顿,促进其尽快转化,推动提档升级。二是与创建机关党建品牌活动相结合。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总结借鉴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展创建机关党建品牌活动,对市电业局“双培养一输送”、市烟草局“334党建标准化”、市工商局“五学机制”等一批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与渗透力,并能起较大的示范作用、导向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机关党建品牌进行培育、并召开现场推进会给予授牌、宣传,倡导机关基层党组织探索建立符合本系统本单位实际的党的工作有效载体,使创先争优活动长效化、常态化。市直各级机关党组织围绕创先争优的要求,积极创建体现党建工作和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反映先进的管理方式、目标体系和文化内涵,有较高的党员群众认同感和鲜明时代特点的机关党建品牌,打造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和宣传示范阵地。三是与培树典型相结合。为更好激发市直机关党员立足岗位创先进,市委市直机关工委重点培树了在“打好五大战役”中做出积极贡献、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并对党员先进典型进行阶段性总结,不断挖掘提升党员先进典型的深刻内涵,采取市直机关创先争优事迹报告会、汇编先进典型事迹、道德讲坛等形式,多角度、多层面集中宣传、推介“敢为、能为、有力”的先进典型,提高先进典型在市直机关的知晓率,强化典型的影响和辐射,营造并推进比学赶超氛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先后有4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75名先进个人受省市委表彰,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表彰19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501名先进个人。四是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相结合。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会同市委办等7家单位在全市机关党组织中开展“深化创先争优、增强素质能力、服务跨越发展”和“书香满机关、喜迎十八大”读书活动,编印《福州市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材料汇编》和《机关干部实用词条读本》,举办市直机关领导干部读书会,组织开展学习测试,购置发放电教片,充实理论学习师资库等,引领党员干部坚持读书、学以致用。大力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仅2011年共举办各类辅导报告会1512场(次),组织党员参加理论、业务培训263期,培训机关党建10358人(次),增强了机关党员干部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市直各单位通过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讲座、交流、岗位技能比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掀起读书学习热潮,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以整体学习力提升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市直机关共有82个(次)单位被评为福州市直机关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先进单位,10个单位被授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
  二、取得成效
  (一)机关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强化。着眼于在加强基层组织中创先争优,在创先争优中强化基层组织,市直各级机关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把市直机关创先争优活动中有特色、有效果的内容写入市委《实施细则》代拟稿,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基层骨干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同时,灵活运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五好党支部建设、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及“三级联创”等有效创先载体,激发基层党组织争创先进的活力,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党员干部完成机关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活动开展以来, 37个单位被市委授予“第五届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福州电视台、福州日报等媒体多次对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展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
  (二)党员创先争优意识得到增强。市直各级机关党组织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走前头、作表率、树形象”、加强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建立党员示范岗、劳动竞赛、“身边人讲身边事”、“平凡中的闪光点”征文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党员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党员干部在改革审批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和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网上行政审批等方面工作中提升思想境界,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有效作为,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良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形成,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攻坚克难,岗位建功;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创先争优,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涌现了一批优秀个人。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收集了近100个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事迹,按不同类型汇编成《奉献海西当先锋》、《忠诚铸就辉煌》、《走基层、转作风、促跨越—市直机关“三结对三服务”活动纪实》、《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等画册、书籍,进一步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示范力和带动力,增强了党员创先争优意识。
  (三)党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市直各级机关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机关党员走进基层,驻村入户,体验群众生活,接受党性锻炼和实践锻炼,向基层送思想解放观念、政策法规知识、资金技术项目等,帮助基层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发展经济项目、维护社会稳定、指导基层党建。活动开展以来,市直各单位组织深入结对单位开展共建活动1900多场(次),党员参与26000多人次,为基层办实事1200多件,提供帮扶资金170多万元。机关党员以自身的模范行为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进一步了密切党群关系。
  (四)中心工作得到促进。围绕市委市政府和本部门(单位)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市直各级机关党组织紧扣机关特点,精心设计有效载体,找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服务发展大局、完成本部门本单位重点工作任务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围绕福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组织开展了“万名党员、干部进社区、进家庭”志愿服务活动,市直机关96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02次,3700多名党员志愿者围绕“海西建设我先行”、“创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等主题开展了交通文明劝导、普及文明风尚、整治公共环境、维护社会秩序、扶危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五大战役”重点项目建设、打造福州大都市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中,采取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争创活动形式,积极搭建机关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在推动跨越发展上创先进、争优秀,有效促进中心的完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查找出市直机关创先争优活动的不足和差距:一是各单位开展活动的力度和效果不平衡;二是在活动形式上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三是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立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几点体会:
  从近三年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生动实践中,我们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重视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摆上领导日程,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部署、一起检查落实,才能使创先争优活动更有力度,更见效果;领导干部走在前,带头参加学习研讨、带头进行总结点评、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深入基层改进作风,才能使创先争优活动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可,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
  二是必须坚持立足岗位、创新载体。有岗位才能创先,有载体才能争优。只有立足本职岗位,才能把创先争优的目标转化成为可考量、可评价的具体标准,使党组织和党员“创”有方向、“争”有目标、量有“尺度”;只有选好载体,才能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扎实的效果。
  三是必须坚持典型示范、党群共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让先进和优秀成为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使恪守职责、岗位建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才能使创先争优活动长期发挥作用。
  四是必须坚持着眼长远、健全制度。制度管长远、管根本。机关开展创先争优,要建立健全动力激发机制,探索有效形式,激发党员自觉创先争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健全活动评价机制,探索将创先争优活动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了。只有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创先争优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
  五是必须坚持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与其他各项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把握工作联系,抓住关键,统筹安排好创先争优活动与各项工作,做到创先争优与中心工作、阶段性重点和日常工作相融合,使之与各项业务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推进。
  六是必须坚持创新推进、常态常抓。创新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在要求,要认真总结创先争优活动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容,灵活形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党组织发挥作用、体现优势的新途径、新办法,使机关党建工作更加符合党员需求,更加富有实际成效、常抓常新。
  创先争优活动即将转入常态化,市直各级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植根群众、着力民生,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坚持创新完善、长效常态,继续巩固和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中建功立业,做出新的贡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