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文选

影响世界的100个定律(六)

    六、决策是管理的心脏
    管理学家西蒙指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生死存亡。可以说,领导者科学理性的决策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
    58、儒佛尔定律(有效预测是英明决策的前提)
    国未来学家H·儒佛尔提出:没有预测活动,就没有决策的自由,有效预测是英明决策的前提,这被称为儒伏尔定律。
  当今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也是信息“爆炸”的年代,据统计,世界各地每天约有上百亿信息单元的信息量在全球各地传递着,这些信息在当今世界,被称之为第四类战略资源,它与自然资源、财物资源、人力资源统称现代社会发展的四大资源。这四大资源被大量使用,构成当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计划的基础。不论那类国家和地区,若要迅速发展经济、获取综合最优化社会经济效益,必须对这四类战略资源进行系统综合的开发,如偏废哪类都会给整个社会长远发展带来严重制约和影响。面对诸多的信息,你怎样利用?只有注重预测才是出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能从繁复的信息中预测出未来市场的走向,并马上将其转化为决策的行动,因此,没有预测活动,就没有决策的自由。
    59、吉德林法则(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种观点在管理学上被称为吉德林法则。
  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谁都会遇到难题,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在瞬间万变的环境下,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解决难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但是,成功并不是没有程序可循的,遇到难题,不管你要怎样解决它,成功的前提是看清难题的关键在哪里,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如何来具体实行了。
    60、手表定律(别让员工无所适从)
又称为两只手表定律、矛盾选择定律。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深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将陷入混乱。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61、皮尔斯定律(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
英国宇宙航行组织总裁奥斯汀·皮尔斯提出要追寻有效的企业经营发展前途,选好企业的未来后继接任人选是件相当重要的事。公司执行主管应该将此提到与企业财务收支同样重要的层面上,后继有人,才能保持长久生命力。这就是皮尔斯定律。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超出其他一切资源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说,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体系;而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体系,其中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完善的培养接班人制度。
    62、羊群效应(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跟风)
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羊群效应是诉诸群众谬误的基础,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遇挫折或失败。
    63、自来水哲学(大批量才能生产出廉价产品)
是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通过对经营实践的总结和自己的感悟思考提出来的一种企业经营理念。
  自来水哲学是松下幸之助对企业使命的比喻,这一使命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消除世界贫困,使人类走向繁荣和富裕。松下幸之助自己说:“经营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益,而只是将寄托在我们肩上的大众的希望通过数字表现出来,完成我们对社会的义务。企业的责任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经营,就是从“无”当中制造“有”,通过生产活动给所有人类带来富足丰裕的生活。以优良的品质,用消费者能购买的价格,把商品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为顾客提供出来,使顾客常受益,这是企业获益的最大源泉。自来水哲学的核心按松下幸之助自己的说法,就是永远为民众服务,即通过丰富和不断增多的物质使人们得到生活的安定和幸福。从本质来看,“自来水哲学”就是通过工业生产手段,把原来只能供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变成普通大众都能享受的普及品,由此,奠定了松下经营的基本方针:质量必须优先,价格必须低廉,服务必须周到。
    64、松下水坝经营法则(储存资金,以应付不时之需)
在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秘诀中,“水坝式经营法”是十分独到的。松下每每从自然、人生、社会中受到启迪,将其运用到经营管理中来。
  水坝贮蓄是为了释放,收是为了放,如果公司的各部门能像水坝一样,即使外界形势有所变化,也能维持稳定和发展。设备、资金、人员、库存、技术、企划、新产品的开发等等都应该有水坝,这样就可以保持宽裕的运营弹性。松下设计的水坝有数个,诸如:①“设备水坝”,就是设备的使用不达到100%,就是说,即使设备只运用到80%或90%,也应该是正常获利的。如果设备到了100%的营运才能赢利,那是相当危险的。其一是疲劳,容易发生故障而不能运行;二是一旦市场需求增加,也无能为力。如果尚有10%或20%的设备能力剩余,一旦产品市场反应良好,即可提高产量,满足市场。②“资金水坝”,即经营十亿资金的事业,需要十一或十二亿资金的准备。如果不留余地,万一有新的情况发生,要增加资金,却无所适从,其结果不仅不能发展企业,而且连那十亿资金也发挥不了作用。③“库存水坝”,即产品要保持适量的库存,以应生产停滞或产出量减少之急,也可以对市场需求的激增作出及时反应。④“新产品水坝”,即已经产出新产品的同时,要有更新的产品研制,甚至已经研制完成。⑤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水坝。同时还存在有形的水坝之外的无形水坝,如“心理水坝”,即“忧患意识”、“心理承受能力”等等,生意场上瞬息万变,风云难测,有此水坝,才能处变不惊,应付裕如。
  松下水坝经营法则寓意:随时作好准备,能宽裕地运用各项资源,企业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长期而稳定地成长。
    65、巴菲特定律(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
指的是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有发展。菲特定律是有美国“股神”之称的巴菲特的至理名言,是他多年投资生涯后的经验结晶。根据巴菲特定律,企业要想投资成功:①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市场空缺。②投资别人都意识到却不屑于投资的市场空缺。③投资已经形成竞争态势的市场领域,但一定要闯出特色。
    66、吉格勒定理(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份)
由美国行为学家J·吉格勒提出。其精髓是“气魄大方可成大,起点高才能至高”。不少人认为天才或成功是先天注定的,但是世上被称为天才的人肯定比实际上成就天才事业的人要多得多。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缺少雄心勃勃、排除万难、迈向成功的动力,不敢为自己制定一个高远的奋斗目标。不管一个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一个认定的高远目标,他将一事无成。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份。
    67、卡贝定律(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
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总裁卡贝提出: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放弃是创新的钥匙,如果努力争取的东西与目标无关,或者目前拥有的东西已成为负累,或者劣势大于优势,那么还不如放弃。当你放弃了本不该在你身上的东西,你可能会突然发现,你已经拥有了你曾争取过而又未得到的东西。
    68、布利丹效应(成功始于果敢的决策)
是从一个外国成语引申而来的。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它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由这个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布利丹驴”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后来,人们常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效应”,又称布里丹之驴、布里丹选择或布里丹困境。
    69、普希尔定律(再好的决策也经不起拖延)
在做出一项正确的决策之前,速度是关键。即使是一项好的决策,如果不能在公司中迅速形成共识,也等同于虚有。A·J·S公司副总裁普希尔认为,凡是在某些行业内的领跑者,都具有迅速做出一项正确决策的能力;思虑太多,会阻碍迅速做出决策;任何一项正确的决策,都是立刻做出来的。后来人们将其总结为“普希尔定律”。
    70、沃尔森法则(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
沃尔森法则由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提出。你能得到多少,往往取决于你能知道多少。把信息和情报放在第一位,财富就会滚滚而来。要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你就必须准确快速地获悉各种情报:市场有什么新动向?竞争对手有什么新举措?……在获得了这些情报后,果敢迅速地采取行动,这样你才能成功。
    71、哈默定律(天下没有坏买卖)
提出者犹太人阿曼德·哈默1898年生于纽约,1917年在医学院学习期间掌管了父亲的一家制药工厂。由于经营有方,他成为当时美国惟一的大学生百万富翁。他在20世纪20年代与苏联进行了大量的易货贸易,无论从生意上还在和苏联领导人的关系上(如列宁、托洛茨基、赫鲁晓夫、米高扬、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等)都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后来他又涉足艺术品收藏与拍卖、酿酒、养牛、石油等行业,在每一个领域里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无论从哪个方面说,他都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九十岁的高龄仍然在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每年都在空中飞行几十万公里。1987年他完成了《哈默自传》,这是他一生成功经验的浓缩,在这本书里,就有哈默定律。哈默定律说的是:天下没有坏买卖,只有蹩脚的买卖人。
    72、隧道视野效应(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
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人们身处隧道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只有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将来会怎样,要看到事物的将来,就必须有高远的眼光,看清了它的将来,坚定不移地去做,事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明智的人总会在放弃微小利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
    73、青蛙法则(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把一只青蛙放在一个盛满凉水的容器里,然后慢慢地给容器加热,即便青蛙慢慢被煮熟,它不会主动从容器中跳出来。其实这不是因为青蛙本身迟钝,这就是一种惰性,表明不到迫不得已就不会去改变现行的各种还过得去的做法,当这种做法还能够让人得到很大的满足时尤其如此。如果一个管理者、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失去了必要的刺激,处在一种安逸的工作氛围中而无法自觉,那么,就会失去工作活力,等危机真正到来时,就来不及了。青蛙法则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74、坠机理论(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在企业管理领域,人们常常担心一个企业的命运过于依赖某一个领导人,这位企业领袖往往才能卓著,资源丰富,个人魅力十足。可是,一旦他突然“坠机”身亡,企业就像失控的飞机一样,结局难以预料。“坠机理论”就是危机管理的一个著名理论。怎样不让领导人对企业的影响太大以至于一人亡而企业衰、怎样让企业避开这一可怕的“死亡定律”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企业需要在平日的经营管理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形成一套完整制度,才能避免因企业的领导者发生意外而使企业发生崩溃。
    75、奥卡姆剃刀定律(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主张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因此受到迫害。然而,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并已超越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丰富、深刻的意义。
    76、帕金森定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又称“官场病”或“组织有麻痹症”。源于英国学者C.N.帕金森所著《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他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所耗费时间差距很大。它的结论是: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该定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称职的行政首长一旦占据领导地位,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便不可避免,庸人占据高位的现象也不可避免,整个行政管理系统会形成恶性膨胀,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帕金森定律常常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