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有助于赢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心灵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无往而不胜。
15、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
也叫做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劲风猛吹,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南风法则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下属,时刻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这样,下属出于感激就会更加努力积极地为企业工作,维护企业利益。
16、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
把员工当合伙人。对公司来说,同事之间气氛越好,大家的心情自然越好,工作自然效率越高,领导自然高兴,工作成效也会越凸显。
17、互惠关系定律(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关系定律。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感情的,士为知己者死,从业者可以为认可自己存在价值的上司鞠躬尽瘁,当你真诚地帮助员工的时候,员工才能真正地支持你、帮助你。
18、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
由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提出,他认为:心情舒畅的员工,而不是薪水丰厚的员工,工作效率是最高的。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监督之下工作有趣得多。你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员工会给你高效的工作回报。但有很多公司管理者,比较喜欢在管理岗位上板起面孔,做出一副父亲的模样。他们大概觉得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尊重,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从而方便管理,这是走入了管理的误区。现代人的平等意识普遍增强了,板起面孔不能真正成为权威。放下你的尊长意识,去做你下级的朋友吧,你会有更多的快乐,也将使工作更具效率、更富创意,你的事业也终将辉煌。
欧美管理学家经过对人类行为和组织管理的研究,提出了快乐工作的四个原则:允许表现、自发的快乐、信任员工、重视快乐方式的多样化。
19、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突出“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今天的企业管理,正在朝着科学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刚性管理;而管理者或多或少都忽视了管理也应该有其柔性的一面。在21世纪的今天,虚拟组织、柔性团队正在成为管理的主流,企业的柔性管理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所谓柔性管理,从宏观层面上看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与供给能力急剧膨胀,产品生命周期在迅速缩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全球各地的市场已趋饱和,消费偏好瞬息万变,全球市场变成了一个由个性化、多样化与人性化组成的变幻不定的万花筒。在表面上混沌的纷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洞悉到下一步前进的方向,识别出潜在的未知需要和未开拓的市场,进而预见到变化并自如地应付变化,这就是柔性管理的任务。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主要在于不是依靠权力影响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
具体到职能管理层面,企业柔性管理强调感情管理、塑造企业文化、推行民主管理、重视人才培训、人才资源开发;强调组织的柔性化,如由集权向分权的过渡,金字塔型向网络型组织过渡,组织机构的弹性权变设置等;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如增强战略的灵活性,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强调营销组合来吸引消费者,刺激购买、实现销售;强调生产的柔性化,如制造业采用柔性生产线来组织灵活生产、突出多品种、小批量、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强调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使管理具有更灵敏、快速的特点;强调视觉标识管理。
20、坎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
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提出。主要内容是:尊重员工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回报率最高的感情投资。尊重员工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而且尊重员工本身就是获得员工尊重的一种重要途径。
21、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
管理学中的波特定律是英国行为学家莱曼·波特提出的。揭示出这样的道理: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的最大失误。
再好的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不放。重要的是,查找错误的原因。在很多时候,当下属犯了错误时,领导者都会严辞批评一番,在他们看来,似乎这样才会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才能体现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才能显示出领导管理者的威严。其实,有的时候过于关注员工的错误,尤其是一些非根本性的错误的话,会大大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产生对抗情绪,这样就会产生非常恶劣的效果。所以,在管理事务中,我们要学会宽容下属的错误,但宽容并不等于是做“好好先生”,而是设身处地地替下属着想。在批评的同时不忘肯定部下的功绩,以激励其进取心,并有效避免伤害其自尊和自信。一个懂得如何顾全部下面子的管理者不仅会使批评产生预期的效果,而且还能得到部下的大力拥戴。优秀的管理者在员工犯错的情况下,是不会一味地责怪的,批评的同时给予适当的肯定,以宽容面对他们的错误,变责怪为激励,变惩罚为鼓舞,让员工在接受惩罚时怀着感激之情,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
22、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
“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后来教育心理学家根据这一寓言总结出了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刺猬效应”。这一效应的原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此理论在多方面都有所应用,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23、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又称惩处法则,它是将惩罚作为管理的一种基本方法:一个组织必须具有大家遵循的行为准则,当一个组织的行为准则的底线被突破的时候,必须给予恰当的惩罚。
“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一是警告性原则。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企业领导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与警告。二是一致性原则。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说和做是一致的,只要触犯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三是即时性原则。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能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四是公平性原则。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不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下属,只要触犯企业的规章制度,都要受到惩处。要做到在企业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到缸内金鱼的活动情况。这就是“金鱼缸法则”。它是一种比喻,也就是极高透明度的民主管理模式。
“金鱼缸效应”是由日本最佳电器株式会社社长北田光男先生始创的。北田光男先生强调,把增强透明度的重点放在各级经营管理者的经济收入上,要求企业各级领导者的经济收入和费用报销要如实地向企业利益相关者公开,接受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批评建议,并根据员工们的意见,对经营管理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