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它是指遇事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语出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万善集》也说过:“物我一体,将心比心。”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一个人若不会将心比心,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将会自我封闭起来。可见,为人处世要懂得学会将心比心。
传说从前有个老人家,住在村口处。一天,有一个人来到村口,向老人家问道:“喂,您们村的人,好不好相处?”老人反问道:“那你以前那个村子的人好相处吗?”这个人摇了摇头说:“糟透了。”老人也摇了摇头说:“我们村的人也不好相处啊!”于是,这个人走了。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位年轻人,向老人问道:“老人家,请问您们村里的人,好相处吗?”老人家又反问道:“那你以前那个村里的人好相处吗?”年轻人说:“我们那个村的人可好了,不过我不能回去了,我真的好想回到那里。”老人笑着说:“我们村的人也很好相处啊!你留下来吧,在我们村,你也能很快乐!”可见,对于那两个人,老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原因是有将心比心品质的人,不管到了哪里都能够寻找到快乐。
再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妻子跟老公幸运地订到了票回婆家,上车后却发现有位女士坐在他们的位子上,老公示意妻子先坐在那位女士旁边的位子,却没有请那位女士让位。妻子仔细一看,发现那位女士右脚有一点不方便,才了解老公为何不请她让出位子。老公就这样从嘉义一直站到台北,从头到尾都没向那位女士表示这个位子是他的。下了车之后,心疼老公的妻子跟他说:“让位是善行,但从嘉义到台北这么久,大可中途请她把位子还给你,换你坐一下。”老公却说:“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仅不方便这3小时而已。”可见,将心比心,世界可能从此不同。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将心比心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将心比心体现一个人的爱心,将心比心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融洽。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有些人学不会宽容和理解,学不会将心比心,如邻里为一块公共地盘争执,顾客和营业员为一句话大动肝火,骑车人不慎相碰而互相指责甚至拳脚相加……诸如此类,如果我们能够宽容对方,将心比心,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种沟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融洽。如同一首歌中所唱的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