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引领学习热潮
北京市文津街7号,对于很多中央国家机关的部级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格外熟悉、亲切的地名。每个月总有一个周末的早上,他们会踏着晨曦来到这里听取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让这里暂时热闹起来,而后又回归沉静。
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10年耕耘,成果卓著。10年来,两万多人次的部级领导干部参加了讲座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树立了更清晰的宏观发展思路,更深入地理解了世情、国情、党情,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深入发展。
以身作则,引领学习风范
国图分馆临琼楼,面朝北海,正对朝阳。在肃穆的氛围里,共和国的部长们凝神静听。
学习是长长久久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不可投机取巧。对于这一点,部级领导干部们深刻理解,更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这一点。
尽管公务繁忙,但对于很多部级领导干部来说,历史文化讲座是每月一次的知识盛宴,他们把参加讲座作为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渠道,作为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积极参加。讲座都安排在周末时间,但许多部级领导干部都主动放弃休息前来听讲。
以身作则的学习态度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引领了一股学习风潮。一些部级领导干部不仅自己带头学习,还把讲座移植到所在部门,推动本部门的学习活动。一些省市则专门来人、来电取经,组织开展面向当地领导干部的学习讲座,推动当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特色鲜明,提高综合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提升能力。对部级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为了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是为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历史文化讲座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目的,以突出治国理政能力建设为主题,注重历史文化特色,坚持精心选题、精心选人、精心服务。这帮助了部级领导干部从历史变迁中把握发展规律,从重要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中汲取政治智慧,从重要历史人物身上看成败得失。
新时期新阶段,更重要的是提供新视角,启发新思维,完善知识结构。在经过学习后,有的部级领导干部说:“听了这一课,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入了。”有的说,“这次的主题,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我在中心组发言的内容就更丰富了。”有的说,“听了讲座,就会更多地在历史、国家的背景下去思考自己的工作,思路和眼界都开阔多了。”
不少部级领导干部坚持每月参加历史文化讲座,以学以致用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水平,体会中华文化的优秀品格和独特魅力,带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修养,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活学活用,实践促进发展
部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关系重大,面对这一特殊群体,主办方博观约取、择选精要的选题给他们提供了急需的学习内容。
讲座中,一些部级领导干部们如求知学子,认真聆听,不时记下笔记。一些部级干部本身就是专家,但依然勤奋好学、虚心求教,交流互动中还经常就关注的问题同主讲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很多部级干部勤于思考,着力学习与实践的“知行合一”。他们表示,从历史文化讲座“充电”后,回到工作岗位,都可以将学来的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运用在实践之中,用实践得来的真知灼见去为更高层次的思考做准备。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已经成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引导全党全社会形成勤于读书、勤于学习良好氛围的重要平台,成为帮助领导干部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