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群团工作 工会工作

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工会使命及责任

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如何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事业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展现出应有的作为,需要全会上下共同思考。
文化发展的核心要义是民族精神的重塑和提升,大力弘扬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与创业精神,是时代赋予工会的重要使命
文化是个大要领,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厚。不管对文化如何定义,内涵如何划分,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义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从这个意义讲,文化建设、发展与繁荣同工会工作关系密切,工会组织负有重要使命和责任。
回顾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崭新实践,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始终坚持了“四项职能”,在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团结凝聚广大职工群众投身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宣传工会工作思路,宣传劳模事迹,弘扬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和优秀品格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
工会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发挥应有作用,就要始终把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作为重要品牌,大力宣传当代劳模勇于创业、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不断总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加大劳模评选、宣传工作的力度,通过各种宣传资源和手段,营造团结奋斗的良好社会环境,用劳模精神和品格引领时代风尚,以发展先进文化为指针,投入建设小康社会的火热实践,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彰显力量和作为。
富强、民主、高度文明是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工会要把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当前,促进文化大发展,建设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打造富强民主、高度文明的国度,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工人阶级是国家领导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我们党的根本依靠力量。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要以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文明型职工队伍作为工作着力点,进行科学设计、总体规划、有效动作。从当前职工队伍现状看,首先必须加大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力度,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武装职工的头脑,用发展、创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进行积极引导,不断增强职工对未来发展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自觉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其次必须加大职工文化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未来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
目前,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发展诸要素中已占有鲜明的主导地位,以信息化,技术高新化为引领的现代经济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技术、资本、人才成为所有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基本要素。从目前职工队伍总体素质状况看,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特别是在科技应用和创新能力方面还相当不够,职工中的技术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队伍比重明显偏低,甚至到了十分短缺的程度。因此,加快工人阶级队伍知识化进程已时不我待。
文化建设的领域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发展职工文化是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繁荣的内在要求,工会理应乘势而上、全力而为
职工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文化开展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整体文化建设水平。职工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培育了拼搏向上的企业精神,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也为社会创造了祥和安宁的环境。
发展职工文化对工会组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借势而行。一是要创新思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有制、经营模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袭用传统思维开展职工文化活动,已难以为继,也不合时宜。因此,我们应该把职工文化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培育企业精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到共赢的思路上来。二是要推出新的举措。从宏观层面上,应对职工文化建设制定出总体规划,确立职工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责任。要以职工素质工程为载体,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特点,设定考核标准和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和评估表彰机制。三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要融合现有的资源,对所有属于工会资产的文化宫、俱乐部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彻底清查,对其功能重新定位,另一方面要从满足职工日益增多的文化需求出发,有计划地修复或增设一些新的文化设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