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明理、增智、怡情、养气
读书明星 朱嘉碧
根据市直机关工委的安排,在201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个纪念日里和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交流和分享个人的点滴学习体会,十分的忐忑不安。在座的各位书记、各位领导都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发言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先谈谈个人对学习的认识。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学习”是一个很大的楷念,学习可以明理、增智、怡情、养气,可与灵魂交流、可与古人对话、可遍寻历史、可探查智慧。我们常常用充电来比喻学习的重要性,非科技时代人们对手机充电的感受可能还没有那么深,当今社会已是手机时代、电脑时代,我想用手机充电来形容学习的重要性,应该是切实而具体的,手机电脑必须要持续充电,否则关机运行不了,这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工作的要求、履职的要求。小结我个人学习的原动力,十分朴素,归结为三个需要:一是愉悦自身的需要、二是胜任工作的需要、三是反哺下一代的需要。
当今社会,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每天要面对和处理海量信息,市委宣传部单就媒体宣传这一块,每天需要关注的中央、省市三个层级的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不计其数,现在还增加了网络媒体,还有微博、微信、手机报等也需要关注,媒体如此宠大,信息扑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资讯媒介的形态日益丰富,信息接受进入了立体化的快餐时代,资讯不足变为资讯超载、信息爆炸,但这一切带给我们的却是焦虑和浮躁,我们体会到现在所缺的不再是信息资源,而是沉静地接收一份信息,是阅读的一份宁静与耐心。人们乐于浏览,止于浅读,真正伴随思考的深阅读越来越少,大量信息的接收只能是接触信息,蜻蜓点水,它是无法替代沉静的思考,个人感觉指尖滑屏是无法代替翻阅纸张、感受墨香的愉悦体验,我是非常喜欢沉静地、放慢速度地翻书翻报阅读,每天基本雷打不动,饭后散步回来,一定要细细翻阅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时报》,一周出5天报,周末两天不出报没有报纸看,则怅然若失。看《环球时报》的国际论坛专栏是我最为愉悦和放松的时候,社评或是专家学者的点评论述,都是针对世界热点、国内焦点而发的,评中方西方之相同与不同、提出如何解决处理中国当下的各种问题,文字的表述、观点的阐述,逻辑严密、推论有力,读来酣畅淋漓,身心愉悦。我的餐桌枕边基本上都有一本实实在在的书每天在翻阅(《徐文兵 梁冬对话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谈人应该如何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同节奏共相处),这是阅读带给我的快乐。
学习是工作的需要、履职的需要道理不再赘述,我想说说我是处在市委宣传部有一个浓厚的读书氛围和读书圈子里。宣传部为了营造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良好氛围,除了开展常规的理论学习外,在机关党员学习的学习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和变化,机关干部以支部为单位开展读书分享交流,交流心得、畅谈体会,有力推动了部机关党员干部去思考、去动笔、学演讲等各方面能力,营造了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
除理论学习外,宣传部自觉不自觉地还形成了一个阅读圈,几个朋友,一两本书,会在圈里推荐和借读,我看了一本好书或是励志名篇名言,都会主动地提供给同仁朋友,相互交流,畅谈阅书的体会和各自的见解。同仁朋友近期看了一本什么好书,也都会主动地推荐给大家,《基辛格论中国》、《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等书籍都是经由阅读圈内的同仁朋友推荐而读的好书,进而自己再延伸阅读曾国藩三部曲《血祭》《野焚》《黑雨》,再延伸至李鸿章、左宗棠的相关历史书籍。部里好读书者还订了《说文嚼字》、《文史参考》等稍显冷僻的书,在部里传阅,无形中形成了健康清新的读书分享圈,前一段热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更是成为工休间闲聊话题,阅读的兴趣和氛围推动着我们去阅读、喜推荐、爱交流。
学习还是营养自己,教育下一代的需要。作为女性,这一点的体会更为深刻。每个人在社会上同时担当着各种角色,在单位是领导是处长,父母跟前是子女,子女跟前又是父母,是丈夫妻子,是兄弟姐妹,每一个人都背负着各种角色的学习任务。比如说怎样做父母,如何同孩子一起成长?作为女性同胞,怎样学着当妈妈?孩子到了初高中,进入青春叛逆期,叛逆、愤怒、这时就得多学习,多向别的母亲讨教,多听听一些讲座,冷处理热交流,学习着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到了大学,孩子回归正常了,就要学习如何与孩子做可谈心的朋友。又比如怎样做个好媳妇,今天的媳妇就是未来的婆婆,多学习婆婆如何待人处事、言行举止,储存着,未来可用。凡事用心,点滴去学,你才会有能量的储备和能量的释放,你的进步的里程与空间,与你充电的能量是成正比的。年轻时开放、追逐力强,隔三差五换地手机,能够随时地运用各种新的功能,学习力强、运用力强、你释放的能量就大,进步的空间和里程就要比别人长而远。到了一定年纪,见过千军万马、经过波澜壮阔,追逐力降低,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也降低了,手机的运用力也有了差距,但是仍是要学习,仍是要充电,现在可以看见有了一些年纪的领导的微信也在一个一个地在开通,由于长期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运用的很不错的,有的微信头像还是灰白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上午11点25分中国移动发送了“今天您读了吗”的短信,人民日报在20、21、22、23日连续四天刊发了《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生命,因读书而不朽》、《爱读多读深读》、《回归阅读是自我救赎》、《让阅读成为国家节日》等一系列评论和文章;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制作了社会热点调查《你给读书留时间了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新闻早8:00,都能听到莫言的读书赠言,媒体舆论正加大宣传力度,呼应“世界读书日”,呼唤深层的阅读,我想作为思想宣传战线的工作者、作为一名因热爱读书,有幸被评为“读书明星”的女性同胞,我将努力保有这份学习的热情和学习习惯,让学习成为永恒的话题,持续地、不间断地充电,成为学习和阅读的践行者、带动者,为身边阅读的小圈子逐渐成为“大圈子”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