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千帆竞,读书为先立潮头!
读书明星 周 军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这场读书座谈会,向各位领导汇报我读书方面的一些心得。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周军,今年36岁,是福州市农业局的专职党务干部,去年获得市委文明办授予的第八届福州十大“读书明星”称号。
下面我就抛砖引玉,谈谈我读书的四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是“要懂得利用图书馆的公共资源”。我是省图书馆的忠实读者,省图的资源是免费的,我不仅自己有两张借书卡,还为小孩在省图少儿馆办了张借书卡,省图的一位领导曾评价我是“充分利用了省图的资源”,是啊,生活在福州是幸福的,因为福州不仅有美丽的羊蹄甲花,还有全省一流的图书馆,我早已把省图当作是我人生的第二所大学,但凡有空闲时间,我不是在省图,就是在去省图的路上!省图书馆的人文气息也非常浓厚,还是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经常举办的讲座和展览令我流连忘返。由于我的个人图书借阅量在省图书馆全省11.6万持证读者中排名第二,我于2012年12月被省图书馆授予2012年度“阅读之星”金奖,并作为唯一的“阅读之星”代表发表获奖感言,与省图书馆领导、读者们和媒体记者等数百人一起分享了我的阅读体会,展示了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形象。
第二点体会是“要努力吸收和提炼所读过的图书”。
我读书离不开一样东西,就是读书笔记,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不做笔记,我宁愿不看!因为做读书笔记也是一个吸收、提炼图书的过程,这样读书既可以“过眼”,也可以“过脑”!我的读书笔记已经做到上百本了,有句话叫做“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我时常翻阅这些读书笔记,就好像是和众多的文豪大家开了个读书沙龙,这100多本读书笔记是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爱记读书笔记,爱屋及乌,我还养成了收藏新买的笔记本的嗜好,记得小时候拥有一本封面印着“上海”两个大字的胶皮套的笔记本足以让我兴奋好几天,现在我收藏了100多本精美的笔记本,他们虚位以待,等着我博览群书,采摘提炼图书最美、最好、最核心的话语。
第三点体会是“要大胆地去检验自己的读书成效”。读书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写出好的文章也是读书的一大功用。写文章苦啊,既费脑又伤神!想当年作家路遥呕心沥血才写出了《平凡的世界》,他的作品也感动了世人。 2012年市委组织部下了个“党员干部读书征文”的通知,我自己就是从事党务工作的,积极参与是理所当然的,但由于工作比较繁忙,这件事我一直拖着,有句话叫做“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直到征文期限快要截止的时候,我逼着自己一定要写一篇,没想到“人都是逼出来的”,我那篇读书征文在《福州日报》发表了,还被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悦读文谈》采用,生平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见报和被出版,这种感觉真的非常美,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仿佛也看到了“不朽”一把的希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写起党建简讯来是得心应手,于今年2月被党工委授予2013年度福州机关党建信息工作先进工作者。去年我参与了福州市质监局主办的福州市城市质量精神征集活动,我花了一小时创作了一个质量口号“海纳百川千帆竞,质量为先立潮头!”,发了个电邮过去,没想到被福州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二等奖,奖金1000元,1小时=1000元!我立马想到了一个成语“厚积而薄发”!所以我认为“人就是不要过得太舒服,太舒服就没什么出息”,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压力,大胆去尝试和检验自己的读书成效,才会有所收获,才会让你在读书的路上走得更远。
第四点体会是“读书会给工作带来动力”。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比较喜欢斤斤计较,常常把本单位的福利待遇跟外单位比较,也曾羡慕嫉妒恨过某某单位的福利待遇多好多好,也曾理直气壮地说“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直到我读了薄薄的一本书《给加西亚的信》,这本书深深地影响了我,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年轻人不要把工资看的太重,真正应该重视的是这份工作给你带来的进步,只要你能把工作做到最好,那么这份工作给你的回报将远远超过你的工资。”是这本书改变了我,我现在充分享受到了工作带给我的乐趣,总是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省、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提倡读书活动,每年举办各式各样的“全民阅读”和“读书月”活动,我也负责策划、组织了本单位的各项读书活动,我非常感谢这份工作给了我一个可以享受读书乐趣的机会,我常常问自己,读书到底给了我什么,我现在已经知道了答案,那就是读书让我不再心浮气躁,让我能气定神闲地投入工作。当我充满激情地工作的时候,我会扪心自问“不要问福州给了你什么,要问你为福州做了什么。”当我享受读书的时候,我会想起小时候的一个幸福温馨的读书场景:下雨天,我独自坐在自家庭院里的小竹椅上,听着雨打凉棚的声音,手里捧着一本1984年版的《读者文摘》如饥似渴地读着,如饮甘霖,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