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平安建设

在知识海洋里扬帆起航--机关干部读书心得交流(1)(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黄智惠)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追求中积累了很多读书格言,留下很多刻苦读书的故事、读书格言,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这些读书故事、读书格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对于我们机关党员干部来说,对于读书要着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意义,爱上读书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体现了对读书的热爱、向往、追求。爱读书是勤读书、善读书的前提,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读书,就要真正明确读书的意义,真正做到以读书为乐。读书意义有多方面,比较明显的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读书推动提高理论素养。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素养是我们党员干部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如何提高理论素养,首要的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研读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要追根溯源,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二是读书推动增强履职能力。当今时代,伴随着日新月益的科技发展和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知识更新速度和翻番周期大大缩短,从过去的100年、50年、20年,缩短到现在的5年、3年,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谁掌握了读书学习的先机和主动权,谁就抢占了生存和发展的制高点,人们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被抛向无知的边缘。同时,由于我们从事的机关党建工作,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多方面内容,综合性、系统性比较强,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积累。因此我们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机关党建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书,努力使自己成为本系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三是读书推动提升人生境界。宋代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古人之书好比与先贤对话,读今人之书好比与智者交谈。正如歌德所说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让我们更好地观察世界,更好地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做到“彰往而察来”、“鉴古而知今”。我们机关党员干部要通过读书,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通过读书提升思想境界、锤炼道德操守,在读书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
    二、端正态度,勤奋读书
    有句古谚语“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说的就是勤奋读书的道理。我们平时常说,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读书;书本太厚,时间少看不懂等。这只是我们不爱读书、不勤奋读书的借口,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毛泽东同志也曾经说过:“忙可以‘挤’,这是个办法;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一个人一天总可以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一年就可以读几部书。我们要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学会时间管理的艺术,发扬“挤时攻书”的精神,多留出读书学习的时间,尽量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具体而言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潜心治学要克服浮躁、急躁、烦躁情绪,减少应酬、排除干扰,心无旁骛、以高度专注的心境,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脚踏实地地学习。二是坚持勤奋好学。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学不到知识的。我们平常读书,多是随手看看而已,没有到勤奋刻苦的程度,更谈不上深钻细研。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好读书计划,保持不衰的学习动力、旺盛的学习热情,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三是坚持不懈求学学无止境,贵在坚持,学学停停是读书学习的大忌。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终生任务,学作毕生追求,自觉做到学而不厌,永不满足,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坚持不懈地学下去。
    三、掌握方法,善于读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书籍浩如烟海,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就必须做到既善于“博观”,即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从多方面汲取营养;又善于“智取”,要善于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可以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的书来读,把握科学的方法,做到“四个结合”,从而收到事半而功倍的读书效果。
  一是坚持“读”与“思”的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学习的灵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知识变成力量的途径。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我们要坚持带着问题读书,联系实际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独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真正在思考中领悟真谛、把握规律、辨明是非,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坚持“学”与“问”的结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圣贤教育我们的求学方法。清代刘开在《问说》中提到:“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讲的就是读书学习与向别人请教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我们在读书中要“多问”,要善于学习借鉴、博采众长,注重在吸纳别人的有益智慧中启迪思维,在与别人的思想交流中完善自我。
    三是坚持“看”与“记”的结合。读书使人充实,笔记使人准确。在读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强记”,就是采取各种办法把学过的东西记住,在脑子里留下烙印。要多动手、多动嘴、多动笔,通过做读书摘抄、记学习笔记、写心得感悟,帮助理解、加深记忆、促进升华。
    四是坚持“知”与“行”的结合。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学习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我们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知行合一,在读书的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读书水平。要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做到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努力把读书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破解难题的对策办法、推动工作的实际能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爱上读书、勤奋读书、善于读书,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在坚持学习、崇尚读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书生之气、书卷之气、书香之气,推动开创本职工作新局面,谱写人生的新篇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