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平安建设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雷锋今年应该72岁了,如果50年前他没有牺牲的话。令人惋惜的是,雷锋早在1962年8月15日执行运输任务时就不幸殉职了。毛主席对此扼腕不已,曾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他学习,该题词后来在1963年3月5日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刊登。从此,“雷锋日”学雷锋的活动在中国大地上持续掀起热浪,“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主打歌”也因此为很多人熟知,被很多人传唱。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一样,雷锋之死同样重于泰山,他的离去,是我们的重大损失。好在50年来,雷锋的日记、雷锋的故事、雷锋的精神、雷锋的形象,就像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璀璨夺目、光辉照人的精神富矿,矿中的宝藏以它伟大的平凡之躯和鲜活的生命之光,不舍昼夜地照亮着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之窗。
  雷锋精神是忠心向党的图腾,我们学雷锋就应当学他的忠诚。雷锋曾说:“伟大的党啊!您是我慈祥的母亲,要是没有您,我很难想象自己的一切。今天您需要我,我一定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和一切困难,永远忠于您。”这句话虽然看似喊口号、唱高调,实则是雷锋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因为雷锋是且行且言、言出必行的人,而非多言少行、只言不行之人。我们学雷锋,首先要学习他感恩戴德、对党忠诚。尽管我们没有经历过雷锋那样的苦日子,但是,建党九十多年的波澜壮阔和光辉历程真真切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建国六十多年的繁荣富强和伟大成就清清楚楚地摆在我们面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百花齐放和万马奔腾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应当明白,眼前的发展进步是多么的不易,身边的幸福安宁是多么的可贵,而这日新月异的一切变化都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创造的。所以,我们应当像雷锋那样,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要视党如父、视党如母,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永远忠于党。
  雷锋精神是服务人民的象征,我们学雷锋就应当学他的热忱。雷锋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才有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美谈。我们学雷锋,自然要学习他服务人民、满腔热忱。不仅要“耕好一亩三分地”,干好本职岗位,更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对需要的人施以援手,不仅要帮人,还要帮到底,不仅要服务,还要服务好,用一副古道热肠,践行“我为人人”的理想。当然,做好事只是雷锋精神的一个体现,却不是全部,学雷锋,不仅需要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好事,还要做打基础、管长远的看似不起眼、实则很重要的大事、正事,要始终以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为更多的人民服务。同时,学雷锋不能一阵风,更不能三月来、四月走,甚至只在3月5号闪一下就跑,学雷锋要有韧劲、长效化,让热忱永不降温,持久做到学习雷锋好榜样,放到哪里哪里亮。
  雷锋精神是讲求奉献的化身,我们学雷锋就应当学他的无闻。雷锋曾说:“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是的,雷锋就是这样一个奉献一切却又默默无闻的“傻子”,他的精神就像一座丰碑,当你仰望时,会感受到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滚烫着自己的目光,激活着奉献的力量。雷锋生前最亲密的战友乔安山就是在这样的热源感召下,在“雷锋离开的日子里”,几十年如一日地学雷锋、做雷锋,一传十、十传百地留下了一串串不是雷锋又恰似雷锋的足迹,唯独没有留下名字。我们学雷锋,同样要学习他只讲奉献、自甘无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紧紧地铆在本职岗位上,做一个甘于寂寞,敢于创新、干劲十足的人,在默默无闻中散发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矢志奉献中展现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大音希声中叫响雷锋精神在心中,雷锋传人在路上。
  我们深深地知道,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境界,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我们更欣喜地看到,雷锋精神薪火相传,雷锋传人不断涌现,公交楷模李素丽、爱心大使丛飞、感动中国的郭明义……这些雷锋式人物就像一个个活在当下的“活雷锋”,和雷锋的精神一道感染着身边的人,又像一颗颗悬挂天空的“星”,是我们永远仰望和学习的榜样。雷锋曾说:“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他用一辈子的行动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最美好的青春之上,时时闪耀着共产主义灿烂的光芒。我们相信,当一个人的名字镌刻成一个日子,他的生命以及生命的附加值也就因此永恒。所以无论是再过50年还是500年,雷锋都将永远年轻,雷锋精神也必定会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