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项举措,协调联动
一是“四轮驱动”。建立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直机关工委督促推动,乡镇党委指导协调,社区党组织对接落实的工作机制,为推动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典型带动。建立了县地税局等5个示范点单位和百凤社区等3个示范点社区,召开示范点工作会议,交流探讨机关党员进社区工作做法经验。三是制度推动。县直机关工委把县直部门开展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情况纳入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有力推动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常态化。
二、三种方式,有序报到
一是“凭证”报到。单位党组织开具“在职党员社区报到证”,由在职党员凭证自行到居住地社区报到,自行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监督和管理。二是“整建制”报到。由机关党组织牵头组建党员服务团队,统一集中到单位所在社区报到,集中开展活动。三是“网格化”报到。一些党员比较多的单位,将党员分成几个“网格”,分别深入不同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目前,已有1732名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参加社区活动。
三、三大活动,有效服务
一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75个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共过组织生活,共享党建资源,做到资源双向开放,优势互补。县法院党总支设立“党员法官驻社区服务站”。县交通局党委向北门社区下拨党建经费1万元,支持社区党组织建设;捐赠价值5000元的空调、LED宣传栏和3000元的书籍,完善志愿者服务点和“共建书屋”。二是开展认领“微心愿”活动。机关党组织积极发动,在职党员各尽其能,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主动认领并实现社区群众微心愿”688个,帮助解决生活、就学、就业等方面困难。县海洋与渔业局党总支在凤园社区开展“点亮微心愿·党员在行动”活动,党员干部共筹集资金6000多元购买了血压测量仪、电风扇等物品,为12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县公路局党支部在北门社区开展“党员献爱心、圆梦‘微心愿’”活动,共捐款2300元,认领并实现6个“微心愿”。三是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县直机关各党组织结合单位工作职能和职能优势,结合党日活动、“我们的节日”等,组织党员深入社区,开展宣传教育、民事调解、保洁护绿、扶贫帮困、就业帮助、便民服务等党员志愿者活动。县卫计局党委在每个社区都设立卫生服务站,开展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同时组织广大党员医务志愿者前往社区开展义诊活动6场,现场服务群众52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2400余份,免费送出药品价值近1万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凯旋公馆A区、盛世豪门两个小区电梯开展电梯义诊及宣传活动。县广电局党总支组织电影放映志愿服务队,在各社区设立固定电影放映点,放映电影290场次,观众人数达64560人次,满足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