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动态

鼓楼区:强基固本抓党建 凝心聚力促发展

 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制度是中央和省、市委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落实好这项制度是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鼓楼区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在鼓楼区军门社区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提出的“基层是基础、组织是核心、建设是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人民群众得实惠”和“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创新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强责任心,加强组织领导。突出“书记抓”与“抓书记”两个工作重点,要求各级党(工)委书记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统筹抓好本单位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紧紧围绕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这一主线,积极拓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四个双向”(双向承诺、双向述职、双向评议、双向公开)活动,通过公开承诺事项、基层党建述职、开展群众评议、公开整改任务等形式,搭建“书记抓、抓书记”责任落实新载体,着力破解基层党建目标任务不明、外部压力不强、民主参与不广、监督渠道不畅等四大难题,激发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提战斗力,加强基层建设。一是加强社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认真抓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突出抓好人员选配,推进党组织书记和社区主任“一肩挑”,改善社区书记队伍、社区“两委”班子的年龄和学历结构,注重选拨优秀大学生社区工作者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二是完善“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健全“135”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建设“135”社区党建示范点、在社区党组织建立“兼职委员制”等形式,实现“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在社区全覆盖,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通过采取领导挂钩、选派党建指导员、督查销号等方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实现非公企业党的工作全覆盖。三是健全社区工作者载体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指导基层党组织立足辖区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党员创先争优新的活动载体,深入实施“一居一项目,一居一特色,一居一品牌”党建项目创新工程,继续推行“党员专业服务工作室”等做法,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居民群众。
三、抓执行力,加强作风建设。扎实推进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树立于山社区、水部经合社等廉政文化示范点。深入开展“三服务”工作,以开展“千名干部进社区、千方百计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解民忧。今年来,全区835名干部深入385个基层单位走访群众1738名,架起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全面开展区委书记、区长及四套班子领导定期接访工作,仅今年以来,就先后化解284件各类矛盾纠纷,一季度,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6%,位列四城区第一。稳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以鼓楼区被确定为中央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为契机,不断探索深化党务公开工作,在全省率先开通党务公开网,党务公开工作经验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交流,得到中纪委及省市纪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举服务旗,加强民生建设。今年以来,鼓楼区着力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础教育方面,对辖区内部分小学进行扩建提升,新建、改造丞相坊等4所幼儿园,提前实现“一街镇一公办园”目标,加强早教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早教普及率;居家养老方面,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均衡居家养老网点布局,10个街镇均设有200平方米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今年年底前可实现全区79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全覆盖;交通出行方面,着力构建城区慢行系统,进一步推广智能化公共便民自行车服务,物联网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覆盖68家主要停车场;商务经济方面,改造提升环球广场等8座旧商务楼宇,进一步完善停车场、无线网络等商务环境配套建设,结合旧屋区改造,重点推进中央商务区周边海西商务中心、正祥中心等30多幢智能化商务楼字建设,努力创造优良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保护方面,持续推进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作,启动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及南街改造提升工程,“一带(安泰河滨河带)、两街(南后街、南街)、三坊、七巷”的历文文化街区格局得以重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