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阶段,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根据市委部署,结合本系统实际,在扎实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突出学习的专题性、机制的联动性与工作的实效性三大特色,以实际行动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一、深化学习辅导,突出专题性。一是确定专题内容。精心研究制定学习专题,选编学习资料,分“深入领会中央精神,做好思想理论准备”、“围绕省市工作部署,结合实际融会贯通”、“紧扣三个重点问题,切实掌握思想武器”、“学习对照先进典型,深化效果提振精神”等五个专题组织学习讨论。二是严肃学习纪律。集中学习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分三个层面进行,即中心组学习、党员集中学习、党支部学习。每个面层的学习讨论都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记录。每个党员干部还认真撰写心得体会。三是组织专题讲座。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委、局领导带头为机关干部和市属院校领导作了8场有针对性的专题报告。邀请省委党校党建部刘明副教授作题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的专题辅导讲座。同时,在福州教育网内网开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开展网上学习。
二、创新运行机制,突出联动性。针对市教育行政机关、市属院校类型多,党员干部参与面广的特点,市委教育工委创新运行机制,突出上下联动。一是实行“双组长制”。市委教育工委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市委负责市属院校的第23督导组正、副组长,同时兼任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成立的10个调研、督导组组长。机关干部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市属院校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二是共同部署,分步推进。将教育局机关与院校正校级党员领导干部集中一起共同进行动员部署,对延后两周启动的院校层面的活动安排、工作要求等一同布置,提出分类要求。三是创新载体,联动解难。市教育局以“满意在教育”、“三访三创”“三个服务”为载体,突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优良传统,从局机关和院校两个层面切实积极回应师生、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每位委、局领导结合调研和督导工作,挂点联系1所院校开展活动。据统计,委、局领导参加学校征求意见座谈会25场,个别谈话1200余次,收集了大量来自一线教职工的意见与建议。
三、呼应群众需求,突出实效性。教育系统直接面对100多万师生员工,对教育系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决定于广大师生对生活、工作、学习的满意度。此前,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倡导推进“幸福教育”,主动深入到广大师生中去就关系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具体问题做调查研究,先后与300多位师生进行面对面沟通,与1000多位师生进行书面问卷沟通,并针对广大师生反映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优化监督评价机制、改善教师工作软环境、关爱服务特殊群体学生、优化班级自然和人文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并以此作为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不断调研推进,深化落实。日前召开的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福州市推动实践“幸福教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教育局还研究确定了四项群众、师生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改革初招方式和推进均衡教育问题;加快福湾保障房配套小学、星语学校、农民工子女学校建设,解决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难题;解决边远地区教师和民办教师待遇问题。目前,正采取措施着手解决,有望在近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实际成效。